来源:南国早报
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明确指出要“指导各地将适宜的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早在2023年11月1日,广西就将部分治疗性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成为继北京市之后全国第2个将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的省份。
如今该政策实施满一年,给有辅助生殖治疗需求的家庭带来哪些利好?在支持人口生育政策上,广西医保还有哪些给力的配套政策措施?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从规范价格到进医保,百姓负担进一步减轻
辅助生殖技术是治疗不孕不育症的重要方法。过去,广西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由医疗机构自主定价,存在项目杂乱、价格纷繁不一、定价过高等问题,且辅助生殖属于全自费项目,不少家庭因价格较高望而却步。
▲胚胎师正在操作胚胎培养系统。自治区生殖医院供图
2023年8月31日,广西印发《关于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对现行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重新规范整合,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由医疗机构自主定价转变为政府指导价;同年11月1日,广西又将部分治疗性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一系列利好,给广大有需求的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赶上好政策,省了不少钱。”35岁的市民陈女士一直备孕未果,不久前她到广西某医院进行试管婴儿助孕,享受到了医保报销的福利。陈女士说,试管婴儿的单周期治疗费要数万元,且未必一次成功,如果没有医保报销,经济负担蛮重的。纳入医保支付后,她原本需要自付2万多元,医保报销后仅需支付1万多元。
医保基金不设起付标准,超15万人次用辅助生殖
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报销后,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分别为70%、50%,不设起付标准,相关项目报销费用计入参保人员年度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即纳入住院的年度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参保人员符合治疗条件的相关医疗服务项目可享受2次医保报销,基本覆盖2个辅助生殖治疗周期费用,大大减轻了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负担。
截至今年10月31日,有关政策实施满一年以来,全区开展治疗性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项目门诊结算15.77万人次,医保基金支出3.17亿元,平均报销比例58.59%。
相关数据显示,2019—2022年广西每年开展辅助生殖移植周期数多在3万多至4万多个。将治疗性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后,从目前使用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情况看,已经有15万余人次使用,有效调动患者的生育积极性。
分娩镇痛也纳入医保报销,新生儿落地即参保
为助力解决“不愿生、不能生、不敢生”的人口生育困扰,广西医保部门还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有力的政策措施。
例如统一全区生育保险政策,实施“一减二增三延长”措施。“一减”即修改生育医疗费用支付范围,取消部分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限制性条件。“二增”即调增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标准和新增职工门诊产前检查待遇项目,参保女职工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发生的符合规定的产前检查费用,统筹基金按70%比例报销,不设起付线,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1500元。“三延长”即延长生育津贴支付期限。在全面落实国家法定98天产假期间生育津贴待遇基础上,生育一孩、二孩的,生育津贴支付期限延长30天,达到128天;生育三孩及以上的,再延长30天,达到158天。
分娩镇痛技术也纳入了医保报销。广西将椎管内分娩镇痛技术相关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对开展椎管内分娩镇痛技术医疗服务的病例给予医保DRG(按病组付费)补偿,预计减少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约8600万元/年。
如今,区内生育医疗费用在定点医疗机构是“一站式”直接结算报销,参保人员无需垫付、跑腿,实现待遇即享,报销办理时限从15个工作日减至即时办结。生育津贴支付也是“即申即办”,女职工产后到津贴发放从传统办理模式平均3个月后申报业务至现在最短6天。截至10月,全区职工享受生育津贴待遇共7.43万人次,累计补助14.20亿元,其中有5.13万人次享受了“即申即办”便捷服务。
政策对新生儿也有利好。广西自2020年起,父母一方户籍为广西的新生儿,出生后即可享受预参保登记、缴费、医疗费用报销“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全区新生儿参保人数20.56万人,从出生到参保缴费时间压缩至29天;5.89万人次享受出生后“一站式”医保结算服务,医保基金报销医疗费用1.46亿元。